漸 

2006/08/05 20:52

  漸 

漸:是大自然的神秘的原則,天地的微妙的工夫!陰陽潛移,春秋代序,以及物類的衰榮生殺,無不暗合於這法則。

  由萌芽的春漸漸變成綠蔭的夏,由凋零的秋漸漸變 成枯寂的冬。我們雖已經歷數十寒暑,但在圍爐擁衾的冬夜仍是難於想像飲冰揮扇的夏日的心情;反之亦然。

  然而由冬一天一天地、一時一時地、一分一分地、一秒 一秒地移向夏,由夏一天一天地、一時一時地、一分一分地、一秒一秒地移向冬,其間實在沒有顯著的痕跡可尋。晝夜也是如此:傍晚坐在窗下看書,書頁上漸漸地黑起來,倘不斷地看下去(目力能因光的漸弱而漸漸加強所視),幾乎永遠可以認識書頁上的字跡,即不覺晝之已變為夜。

  漸:的本質是時間

  時間比空間更為不可思議,猶之時間藝術的音樂比空間藝術的繪畫更為神秘。空間姑且不追究它如何廣大或無限,世人總可以把握其一端,認定其一點。時間則全然無從把握,不可挽留,只有過去與未來在渺茫之中不斷地相追逐而已。

一粒沙塵見世界

一苞花芯見天國

手掌盛住無限天

刹那便是一永劫   展

 

浩然正氣 

  這股氣是累積許多的道義之後,自然產生的,並不是在表面一時做了 一兩 件偶然合於道義的行為,就以為已經可以獲得浩然之氣那麼地簡單。而且,在自己的行為上假如因有不合道義的做法,而在內心有甚麼不快樂的話,這股氣也就會衰 靡處弱。因此,必有事焉而勿正,心勿忘,勿助長也。

        要培養浩然之氣,必須常常地努力不斷。對於自己所做的努力卻不可以期待結果。更不可以或忘記,且要常常地銘記於心,不可以為了要達到結果,而從旁插手幫助它生長。

        浩然之氣:僅由以上的說明根本無法很清楚地明白,但此處由於對象是「氣」,且又「難言也」,因此,也是莫可奈何之事。

 

  心胸狹隘的人,氣量自然也不會大。只有胸懷廣大的人,才會有充塞天地間的浩然之氣。

  這種境界是闊大無邊。但如何能夠擁有這樣的浩然之氣,有一個關鍵的問題,那就是「養」。

  養氣重在平常時,只有清心寡欲,無所貪婪,才能夠專心致志,與宇宙人生之大道融為一體,然後天地之浩然正氣便能夠流動在自己的心中體內。所謂的「養」,便是開放,把「小我」粉碎,便能與「宇宙大我」合一。

  此氣是極其廣大剛強的,若能以真道心,善養這股氣,且沒有一絲邪念去損害到它的話,那麼它就能滿滿地充塞在天地之間,而最能達到天地成為一體的超然境界。

  而我也可以卸下重任了,開始思考放掉轉輪時機。

 

沉默

  語言是人類表達思想,進行生活交流的工具,為了使語言表達得更準確、更生動,人們要學習堆詞造句,美化文字。人們除了正常交談以外,還可以曲折婉轉表達思念,指桑駡槐表達厭惡等等。

       然而,盡管語言怎麼的豐富;也可能會有蒼白的時候。當陳列不足以表達激情,當斥責不足以表達忿恨,當慰藉問好變成對牛彈琴,當述說不能表達離愁時,沉默往往是最好的表達方式。

      禍從口出,口不擇言,口舌招尤,如不善於控制於何時需要發言、何時要激情、何時要快樂、何時要哀傷,那麼就索性沉默不語。越是在不適當的埸合發言或用詞不當,對於事情或人際會變得越複雜、越混亂,那麼沉默往往是最佳的人生處世,與社交活動的一種重要招式!

  沉默要源出於自信心,源出於自知力,源出於觀察力,源出於應變力,否則沉默只能變成愚昧和退縮的行徑。

  沒有聲音的「聲音」,反而是最有震撼力和穿透力的。

     適當的沉默是置勝之招,過分的沉默是懦弱的表現。當懂得利用沉默的進與退的技巧,需要有個人內涵、學識、修養和透徹心理狀態的襯托,才能善用沉默。只有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,了解他人的情緒並懂得如何處理的人,才有可能使沉默變得更恰到好處。

  

  沉默:是自我進步的表現。沉默會帶我們縝密的思考,清醒的意識、安定的內心與沉重的情緒。多說可以不必說的話,只是證明我們為人沒有定力、沒有自我約束力、加上沒有份量的言辭,這些都是不成熟的表現。

   沉默不等同少說話或不說話,關鍵點只在-將說話控制到足夠火候和始終恰當。

 

自我修身,七大原則:

一、勤── 一勤天下無難事──無論立身處事,對於世人來說,唯有勤於學習、勤於做事、勤於溝通,才能使人在人生路途上事事順暢。

二、誠── 「精誠所至,金石為開」,就算遇上再固執己見的人,若仍以摯誠態度、耐心的態度與人交往,就算再拒絕的冰山,自然也會融化起來。

三、禮── 敬人者,人恒敬之。當您無論面對是老是少,是貧是富,必須以禮相待,進而使對方由信任您、變為尊重您。

四、智──   前面所述的勤、誠、禮,足夠使您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,贏得信任。想向成功的境地走去時,仍必須依賴穩固的智慧,才能掌握優勢,扭轉局面。

五、真──    真的反面就是假,用虛假的處世態度去做事,有一天一定會自曝其短。用真摰的處世態度去做事,就算一時得不到對方的,也會使之得到知己滿天下。

六、健──   沒有健康的身體,規律的生活、正常的飲食,是平日不能忽視的要領。

七、察──   一個成功的人士,對周圍環境的變化要具備靈敏的察覺本事。這樣,才能由細微的變化表現,察覺出一些連帶相關狀況,進一步掌握契機。

「恒心」、「毅力」、「鬥志」、「腳踏實地」的處事態度,是做人處世必須時時提醒自己的要訣;更要緊緊掌握住的重要原則。

剛柔並重,望之儼然,即之也溫,不苟言笑,也不苟戲,時刻的平常表現,都不失一種雍容的風範,一種大氣派的尊嚴。

 

「生命是直的,生命同時也是圓的」

  人生,有時並不需要複雜的言詞來描述,只要你有清澈的眼,單純的心,道理就會自然呈現。在不同的生命象限,呈現不同的生命情境,不管是危機、惆悵、束縛、挑戰、自由皆有可能,在同時間存在單純和複雜。

  人生在世所追求的無非是功名、富貴、權威、名譽、華屋、良田、金錢、寶物、嬌妻、美妾,得一望多,這就是數學上的乘法,但是不久之後,名利如浮雲消逝,嬌妻美妾的艷容不再,這就是數學上的減法。這就是上乾下坤在人體中的平衡轉輪。

 

對於人生,若想擁有幸福,珍惜當下所擁有的,就是幸福。

付與濃情,切記注意環境和對象,要恰到好處實在不容易。

過分濃情,易流於癡,種種殺傷危機,往往因癡而起,類似過案俯拾皆是。

 

濃而不膩,「淡」而不漠

「淡」作為人際關係,也可令人輕鬆舒適。「淡」,未必盡指冷漠、麻木,當中還具備簡單,清爽;以及豁達之含意。以「淡」作為飲食習慣,可調節腸胃減少腎臟負荷;以「淡」色系列修飾儀容,稍為加強面貌的輪廓,可予人清新飄逸的感覺。

一個「淡淡」的日子,仰望一片「淡淡」藍天,低首淺嘗一杯「淡淡」 清茶,細味一份「淡淡」情懷,勾起一段「淡淡」回憶,享受如此「淡」的生活方式都是教人不厭、不滯、不膩的。「淡」可以是濃的昇華,「淡」可以是濃的稀 釋,「淡」可以從中釋放一分壓逼;添加一分細水長流的韌力。 

 

做人是一種境界,需要技巧;

做事是一種技巧,需要境界。

做人就是做事,做事就是做人,

當做人和做事相互交融時,做人中摻入了技巧,做事時就透出了境界。

 

初始心視人

人生以為心做題,以做人、做事、交朋友做眼,古今鑒用,中外融通,多側面、多角度、多層次地揭示人生為人這個主題。

盡量去交很多各種不同的朋友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背景,或多或少都會從他們身上學到東西,不管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。

理性是人類心中的明燈,它指引人類向真與向善。就憑這點理的光輝。朋友!當你心中偶然泛起了絲惡念,你將會受到良心的譴責;當你遇到不平的事,你會憤然而起;或者當你學習覺到疑難時,你會努力去探究;這些就是理性。

  大衛存留   情-整理- 2006/8/15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iki倩 的頭像
    kiki倩

    *~~戀上靈界--(靈能眾生世界)~~靈界心就是將心比心~~*

    kiki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